三家系出同源的扁食店,
終於今天偷了空,能把花蓮三家扁食店的文章寫出來。
同樣要先講,我不是美食部落客,寫的是我的看法和我知道的一點點事,
如果您親自品味過後的感覺與我不同,那也是相當正常的。
另外這篇這麼晚生出來,除了四月托大家的福,讓阿慢一直有貴賓造訪外,
我對扁食的熱愛沒那麼強烈恐怕才是事實。
種類而言,一直以來我對溫州大餛飩的滋味比較偏愛,
不管是湯或麵食,溫州大餛飩的味道通常重於扁食,口味一向偏重的我自然會產生此種偏好。
三張圖由左至右分別是1.液香、2.戴記和3.花蓮扁食。
硬要我排個自己的順序,那會是......
不考慮阿慢與這三間的相對位置,我認為的好味程度:
戴記和花蓮扁食不相上下,液香小負。
以阿慢步行輕鬆可達的程度論:
戴記樂勝。
知名度:
液香。
在地人認為最好吃(我身邊統計大約十來個人,小樣本。):
花蓮扁食。
我好像應該學蘋果日報,弄個類似緋聞對象比一比的表格厚...哈哈。
接下來看看素人照八。
這是店內的實景,
液香老老的店,乾乾淨淨。
戴記座落於精華商業區,一樓的店面小小的,樓上還有許多位置。(照片裡有送餐電梯有沒有看到)
花蓮扁食用餐環境簡潔,寬敞明亮,頗有後起之秀的味道。
三家店的料理環境看起來都令人放心,蠻乾淨。
只有液香是用免洗碗,打趣點說,還好今天比的不是牛肉麵,否則紙碗直接先輸一半嘍。
賣相當然是戴記跟花蓮扁食好的多,這不用講了。
湯頭讓我來講就不怎麼有趣,因為我的舌頭對扁食湯沒有愛,
沒有了愛就試不出有什麼不同,即使花蓮扁食說他們家的湯有改良過,
但這不表示我喝不出來好不好喔!
三家的湯都走清甜路線,老少咸宜的濃淡,感覺喝起來沒有負擔。
可能是餐具不同所影響,對第一間吃的液香這麼說有些抱歉,
可是第一時間我只想快快照了就算,因為看起來就不怎麼誘人>__<,
液香和戴記同一天吃,連吃兩碗,記得那天下午我超餓的,居然液香還能讓我的食慾龜縮大半......怎會這樣。
看的出來每顆都是皮薄餡多,粒粒飽滿,扁食界的健康寶寶,
三間店的扁食辦個選美,評審都要傷腦筋了。
最重要的味道呢?
據我側面了解,多半是只加鹽,想表現豬肉的味道出來,
這種一定是官方說法丫,所以在我繼續追問下,花蓮扁食的員工帶著點無奈的告訴我:
調味都是老板在調,不給他們知道。(無力貌)
欸嘿~如果三間店的淵源這麼深,不可能只有一家在偷偷,其他兩家在乖乖,
想必各自在調味上有不傳之秘,否則怎麼在小小的花蓮闖出一番名號呀!
感覺得出來,三間的扁食都想走清純流派,也就是原味路線,
可是就像我寫這篇前google到的不少說法,其中有一間,
他用的豬不曉得是否都比較風流,被做成絞肉前才剛去偷了腥,吃起來具有豬腥味"知心味"。
可能就是這個原因,讓我短短廿分鐘連吃兩碗扁食情況下,
明明滿足感該是邊際效用遞減,實際卻是在戴記吃的第二碗變好吃,
或許正如疼痛是種相對的感覺,美味也是啊啊啊。
結論開頭就說過囉,所以如果您住在阿慢想吃碗好吃的扁食,
不想開車希望散步,那就到戴記吧。
想當個稱職的觀光客,那別錯過液香。
希望與在地同步,感覺花蓮的脈動,一定要走一趟花蓮扁食。
不曉得大家對一碗扁食湯10顆60塊的看法如何?
如果1顆算5塊,湯10塊,對我的吸引力真的不怎麼大,我可能會跑去吃水餃喔。
講到水餃,花蓮有個地方的水餃,好誇張的~~~~~~
滋味好,口味多樣,選擇多但不奇怪,精神飽滿很大顆,算是近期我吃過值得再吃的餃子,
下回有機會的話要來寫寫這間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