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期一個月左右的螢火蟲季節,在前幾天暫時告一段落。
為了拍到一張尚可接受的照片,陸陸續續衝了大農大富六趟。
因為感到大農大富賞螢火蟲季的優勢很大,加上也有些話想說,所以簡單的用這篇文章報告。
接下來,會簡單介紹大農大富螢火蟲,
然後才是本文重點,我的碎話時間,關於攝影及生態,以及一點給官方的建議。
照片就這一張,下面沒有了,希望您能跟我一起看完。
2017年,大農大富螢火蟲季的時間是3/18至4/16。
每日限額500名,建議特地來的朋友,請網路預約,假日人多的時候,網路報名的先進去。
交通方式,
1.自駕。過了光復糖廠後有指示牌。
2.國外的朋友不自駕不包車,可搭火車到光復火車站,再轉接駁車或計程車。
賞螢方式,
大停車場集合,步行至賞螢森林。
注意事項,
1.著長褲長袖。
2.輕聲細語。
3.不要開燈。
4.行走在白線之間,勿踩草地泥土地。
大農大富螢火蟲我認為有幾項特色,腹地大,傍晚前騎自行車也好步行也好,三月的花蓮中部溫度舒適,逛起來怡人。
賞螢區域的柏油路面乾淨,跟都市裡的公園走道一樣,走起來輕鬆寫意。
螢火蟲復育區面積夠大,所以場景夠夢幻夠美夠迷人。
裡頭大概是這樣,像仙子還是小精靈會出現的森林。
實際四週幾乎全暗,我們會看到身邊一閃一閃的光點,真的很漂亮。
給自己一點時間適應環境,地上的白線可見。
好了,說好沒有照片,但還是找了兩張傳上來,因為接下來要講的事比較嚴肅。
我小學唸過三所國小,其中兩間在光復,所以說起來我也勉強算個光復人,對這裡的感情比較獨特。
各位想想,自己是隻螢火蟲,在電影院裡買黑約會,氣氛正好的時候忽然,
飄來一陣怪味,媽呀,是臭豆腐,還加了香菜、孜然、各種濃烈氣味。
前排座位鈴聲大作,講電話聲音比電影還大聲。
有人開了手電筒,搜山似的往你眼睛照。
終於克服上面險阻,握住小手正要親下去,最衰的事來了,隔壁坐著情侶去死去死團的高級幹部,一巴掌呼過來,gg。
出來賞螢,基本姿態要有,
1.著長袖長褲就夠了,請不要使用其他方式驅蚊,比如防蚊液、電蚊拍,香水、抽煙。
為了拍照,在裡頭一待兩三小時,親身見證過,真的不要怕。
2.輕聲細語。大農大富是自然環境,靜默是這裡唯一會有的聲音,請尊重環境,尊重自己。
活動收費期間,結束後這幾天,我都去了,各種語言都聽的到,
既然來到這裡,努力讓自己成為台灣最美麗的風景吧,
讓我們靜靜的觀賞,心情實在太激動,也請輕聲向同伴訴說。
3.不要開燈。
想不到什麼耐著性子勸說的話,只能說,麻煩有水準一點。
類似結帳要排隊的事,要說什麼大道理?
一定要提供什麼誘因的話,我想誰置身被螢光包圍的現場,都不會希望被打擾,
你不喜歡的事,別人大概也不會喜歡,
所謂己所不欲。
4.行走在白線之間,勿踩草地泥土地。
雖說是黑暗一片,但其實習慣了黑暗後,地上的白線是可以看的見的,
只要在兩側白線之間,不用擔心腳步。
泥土地,草地,裡頭有螢火蟲的成蟲幼蟲,一踏就掛了。
這邊提供給各位我的感覺,
步道長兩公里,在黑暗中一直走一直走,除了練練腳力幫助消化,宵夜能吃多一點外,對增加賞螢體驗的幫助不大。
收費期間,請跟隨解說員的指示。
其他期間,稍稍走進森林,習慣黑暗後,找個你認為螢況最良好的位置坐下來,
我們靜止,螢火蟲是動態的,但因為他其實是用飄的,因此時間好像變得越來越緩慢,卻又慢的很自然,可以放空,或者單純享受這種回歸自然頻率的美好。
停下來還有個好處,可能是空氣擾動變少,人的高度變低,螢火蟲往往飄丫飄的就離我們好近,有種被臨幸的感覺。
碎念的第一部份講完了,第二部份想對觀光業者說。
收費期間,我去了三次,每一次都有狀況發生。
而有一個流程是他們做的很好的,眾人把車停在大停車場,解說完畢後,解說員帶隊步行前往森林區。
即便如此,對收費期間主辦單位的不圓滿與圓滿,大概是一半一半。
收費期間外,我也去了三次,
跟收費期間比,包車自由行的業者,根本是......唉。
幾乎每來一輛廂型車,伴隨而來的就是車燈直接大老遠開始照進森林,直到停在森林入口,車門滑開溢出的喧嘩,進入森林後手機光、手電筒光此起彼落。
潮州話、廣東話、星馬口音的英語、其他地方的英語、英語、中國各地方言。
我只遇過一輛,是停在停車場之後,步行過來。
這位兄台,我佩服你願意教育你的客人,愛護台灣,祝福你生意興隆,財源廣進。
當然業者會說我這樣批評有欠公平,台灣人自己就沒有這樣嗎?
有啊,
可是比起一般遊客,維護觀光資源,我以為是觀光產業從業人員最應該挺身悍衛的。
這不是責任問題,這是尊嚴問題。
維護觀光財,不是龍王鯛被吃掉,我們來獵女巫,獵完後眾人一陣環保高潮,覺得自己進步了。
維護觀光財,不是明星牛港鰺被釣起來,眾人再度議論,結論台灣觀光只剩吃,一定是你推了一把,
然後還是要來獵女巫,獵完眾人一陣觀光高潮,覺得自己進步了。
吃重不重要?比重真的很少嗎?
身為每天收垃圾桶的人,怎會不知道,答案就是那樣。
我是想講白話,尤其是對各位接自由行的包車司機們,
大農大富螢火蟲季,沒有吃的,
能不能讓台灣花蓮大農大富螢火蟲變成一件好像了不得的行程,好好的教育你接的客人,
像進行一場儀式般,告訴他該怎麼做,
給他半小時很有質感的渡假時間,
讓未來的旅行者擠破頭也要來,能不能朝這個方向我們一起努力。
碎念的第二個部分講完了,第三個部分想對攝影同好說。
大農大富螢火蟲怎麼拍?
文章開頭的照片,一看就知道在攝影這條路上,我大概只得幼稚園等級,路還長的很哪。
技術上沒有能嘴的,所以我要講講小故事。
要出發拍螢火蟲很興奮,只大概知道要長曝上腳架,對於設定,器材的極限,完全就是白痴一個。
旁邊坐了個老前輩,看起來很熟練的樣子,於是我不斷的觀察他。
離帶隊進森林的時間越來越進,而且還是第一批,其實我也不知道要做什麼準備。
因為在前輩身上學到了東西,後文尊稱他為老師。
前輩老師(旁邊這位攝影先進)的裝備很少,而且忽然已經上好腳架,等著要出發。
心裡暗暗決定,等下老師做什麼,我就做什麼,他往哪我就跟,也手忙腳亂的跟著上好了腳架。
他直直的抱起腳架,整個跟地面垂直,我照學,隊伍出發了。
走沒幾步路,馬上理解到為什麼像抱琵琶,而不是扛關刀在肩上,
這樣拿不但穩,而且不會掃到其他人。
這是我學到第一個重點。
在森林裡實際拍攝的期間,就照計畫,黏著老師,幸好他也沒趕我。
不斷的跟著流螢走,地點一直換,
老師的腳架始終貼著路的邊邊,既保護器材,也不影響其他人走動。
這是我學到第二個重點。
螢火蟲怕光害,老師邊拍出好畫面,但機身卻始終靜靜的沒一點光。
反觀跟屁蟲雖然行前做過功課,設定過一番,卻漏了個地方,只好每次右手按快門,左手還要遮住會發光的地方。
這下除了器材本身的差異,人為的不熟練也大大的拖累了攝影之樂,
正所謂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
這是我學到第三個重點。
故事說完了。
以減低對螢火蟲干擾的前提,有些事想跟你們分享,
1.如果可以早點到,對現場做一些勘查,會有助於您的創作。
2.請各位同好在進場前,準備好調整好器材,螢幕亮度該調低先調低以免萬一要亮,能設定熄掉的燈就設定掉,不能設定的膠帶貼掉。
逼不得已得開螢幕,稍微遮一下。
絕對絕對絕對請不要用手電筒輔助對焦。
碎念的第三部份講完了,最後是對官方想講的話。
欸......你們知道進步空間很大,相信你們也做了很多內部檢討,
那就大家多努力吧。
一定要稱讚的,也就是稍早提過,把車留在停車場,講完規則,步行進去這個程序。
花蓮在三月有大農大富螢火蟲季,實在太棒了,
看到從小生長的故鄉變得有潛力有展望,喜悅的心情筆墨難以形容,
今年最好的螢況已經過了,
2018年,請各地的朋友別忘了大農大富,來見識一下森林裡的精靈。
我會提醒你們的。
謝謝收看。
留言列表